深度文化談

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

大家都聽過這首歌吧?

 

 

要擁有必先失去怎接受。

最近,日本流行一股所謂「斷捨離」的風氣,日本執屋達人近藤麻理惠因教人如何收納執屋而被廣為注意,她的技巧被網路影視平台Netflix  看中。她的收納技巧成為了大家都留意的事情。節目製作人Gail Berman接受訪問的時候說,觀眾的反應令他們不知所措。而像《色慾都市》的Samantha 說的一樣,當「女子高中生都在留意你的時候」,就代表你會走紅了。

在Netflix,近藤就很紅了。

她的點子,其實沒有什麼特別,有說她處理物件的方法。只是「追求『怦然心動』的感覺」。你執拾的時候,只要把物件拿到手心,然後看了看,你有「心動」的感覺嗎?沒有就丟掉。


節目Netflix播出後,很多人都效法近藤,把整理好抽屜的照片放上網。

 

但有人就因為學了這種「斷捨離」之後,反而花了更多大錢。有人學習近藤,把孩子小時候的衣服丟掉之後才知道自己懷了雙胞胎,說跟著近藤的方法做了,自己卻要再花大錢。沒有收到「斷捨離」之效,反而令自己更多煩惱。更有人說,近藤叫人只保留三十本書,令不少愛書人認為,這樣子的做法,只會製造更多的垃圾,更稱近藤做「魔鬼」。

 

▲大家都在一次過炒這個概念,為什麼?是廣告嗎?還是一種網路聲量提升的「工程」?

 

人在物質社會,為什麼會想擁有比需要更多的東西?很簡單:因為我們從物慾中尋找到那個實在的自己。

不買東西,你的生存價值還存在嗎?你不買東西,你有覺得自己到過日本嗎?

你在UFO機夾了的玩偶,有令你得到一刻的快樂,但你把那些東西拿回家之後,你有地方放嗎?

你到世界各地跑了馬拉松,得到了馬拉松的牌子了,你有因為這樣子令你更快樂嗎?

如果有的話,那些物件不就有價值了嗎?

 

直至現在,我每次到書店,去旅行,都會買一堆有的沒的回家。是的,你可以說我心靈空虛,你可以說我家物多雜亂,但我也真的在那個過程中得到比較實在的快樂。

在網路,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什麼叫「快樂」,什麼叫「平靜」。快樂和「刺激」的分別,狂喜和平靜之間的距離。每次看到某些KOL,一方面叫人「斷捨離」,叫人減省吸管要環保,但轉一個背就看到他們才是擁有最多的sponsor 或是最多的品牌廠商禮物的時候,我總覺得人類本質追求的,都不是什麼本質性的心靈提升,只是大家都在追,都在想,都在求一種「形象」。

你看,我真會斷捨離,我是有型的。求的,只是社交網路莫名的like或感嘆。

 

 

🌸🌸【與女友「潤滑」感情的好物推薦】🌸🌸
更多資訊
作者
健吾
二○○七年加入商業電台時事評論節目《光明頂》出任主持,○八年起於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擔任講師,著有《100個在情場止蝕離場的理由(上/下)》、《新‧日本人論2--關於幸福的剪影》、《健吾收音機》、《日本亂象》、《瀛人設計》、《瀛男寶鑑》、《熱吻背後》等等。做電台,也做所有可以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