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文化談

日本宗教觀的「女人禁制」

本月初,日本相撲協會在舞鶴市舉行地方巡業,該市市長在土俵上昏迷,有女士登上土俵對市長施救,卻被廣播要求離開。事件令協會備受批評,而協會雖然公開致歉,卻堅持「禁止女性登上土俵」的原則,僅表示「在關乎人命的時刻判斷錯誤,感到遺憾」。不僅是相撲,在日本的一些宗教設施裡,例如是去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「沖ノ島」,也是實行「女人禁制」的。這樣的傳統從何而來?

慶應大學榮譽教授,文化人類學者鈴木正崇解釋了宗教上「女人禁制」的起源。鈴木教授指,日本自古以來對「山」有信仰,從遠處遙拜山體,演變至入山的僧侶或修行者,令山體無形中架起了一道神/俗的屏障。那時候,「禁制」是不分男女的,俗人皆不能進入這些地方。

到了奈良時代,佛教的影響漸盛,僧寺及尼寺各自禁止異性進入,而後來尼寺逐漸被廢除,令「女人禁制」變得較明顯,而山岳修行也受到佛教的影響,形成了「女人結界」這樣的限制。

在平安時代,已經形成了「女性必須化身成男性才能成佛」的想法。在室町時代,從中國傳入的《血盆經》稱女性產子及月經時的沾污大地,強調女性的「不淨」。這種思想令社會從原來只有在神域架起的「女人結界」,擴展至對女性進一步的規限,也就是「女人禁制」。

在明治時代後,隨著日本與外國的交流漸增,社會意識到這種觀念並不合理。在1872年,各地「靈山」都開始容許女性踏足。這是因為在京都舉行博覽會之時,有外國人在比叡山看到了日本的陋習,逼使新政府作出改變。現在,大部分的宗教派別都不會阻止女性進入神域。少數的派別,深明現代人權意識之重要性,也不敢再明言「不淨」的觀念,改稱自己的規則為「傳統」。

相撲則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。它雖是源於神道,不過在江戶時代已是相當大眾化,更有女性力士。不過,日本相撲協會所舉行的「大相撲」,以及其起源的「勸進相撲」,歷來都將土俵神域化,加強自己的權威性,也建立了各種規矩。「女人禁制」是其中一項,其他的規定還有對外籍人士的限制等。

在過去,大阪府曾有一位女性知事太田房江,她兩度當選,任期長達8年。在任期間,她多次要求相撲協會,讓她像首相那樣登上土俵向優勝力士頒獎,多年來不得要領。這次的事件,雖然引來外界猛烈批評,恐怕也沒有足夠的壓力,令協會在短期內改變。

出典︰朝日新聞

🌸🌸【與女友「潤滑」感情的好物推薦】🌸🌸
更多資訊